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切勿「自療」鼻敏感




鼻敏感雖不是致命疾病,可是發作時引來的流鼻水、鼻子癢等問題卻是非常煩人,不少鼻敏感病人卻諱疾忌醫,自行購買成藥或利用針炙、按摩來「自療」。其實,這些「自療」方法只能暫時消除病徵。

根本沒有徹底根治鼻敏感帶來的炎症,長期使用,甚至會惡化成鼻膜炎,最終要動手術治療。

一些聲稱可以通鼻塞的噴鼻劑是鼻敏感患者最常使用的成藥。這些噴鼻劑只是利用藥物強力收縮鼻膜及血管,並沒有真正解決鼻敏感引致的發炎問題。

長期使用,鼻塞問題不單會反彈,更會演變成慢性鼻炎。其實,對於這個情況,耳鼻喉科醫生會向病人處方一些含輕量類固醇的噴鼻劑,病人只需連續噴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痊癒。

現在含類固醇的藥物十分安全,被身體吸收的份量極微,不會影響身體功能。

另外,有些病人擔心鼻敏感藥會令人嗜睡,影響工作和學習,於是自行購買一些「無睡意」的收鼻水藥物。這些藥物成份不明,短暫可能真的有收鼻水效果,可是長期服用,很可能有嚴重副用作用。

其實現在有一些不會令人昏昏欲睡的鼻敏感藥,由於屬於處方藥,病人需向耳鼻喉科醫生查詢。

何峯 耳鼻喉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singtao.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耳垢需要清理嗎?





(俗稱耳屎),是外耳道的分泌,包含外耳道皮膚屑及腺體分泌物。有保持耳道清潔,防止細菌侵入的作用。


耳垢阻塞                
在一般情況下,耳垢會隨著外耳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而排出耳外,不需要特意清理。如外耳道天生狹窄,或因外耳炎或耳導受損造成狹窄,耳垢才會容易積聚。另外,如皮脂腺分泌過盛,或外耳道小毛過長,亦容易造成耳垢積聚。

耳垢清除
應避免用棉棒挖耳,因棉棒會將耳垢愈推愈入,造成阻塞,棉花更有可能鬆脫而遺留在耳道內,引起發炎。耳挖更有可能弄傷耳道,導致流血,甚至會弄穿耳膜.導致中耳發炎。
正確的方法,應該用耳垢軟化劑,如橄欖油,將耳垢軟化,使其自然流出,如若情況仍未有改善,便需找耳鼻喉醫生協助清理。



 
資料來源: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慢性鼻竇炎和鼻敏感



很多人都把慢性鼻竇炎和鼻敏感混淆,其實兩者有很大分別。鼻敏感的徵狀主要是鼻子發癢和流清涕;而慢性鼻竇炎就會令人頭痛及臉痛、鼻涕變得黏稠且呈黃綠色或帶有紅色、鼻涕有異味,嚴重時鼻內分泌物甚至會倒流至咽頭而引起咳嗽。

由於它和感冒的病徵很相似,亦有不少人把鼻竇炎誤以為是感冒。


鼻竇炎雖然令人煩惱,可是並不難治療。耳鼻喉專科醫生大多會處方抗生素予患者。如果服藥後仍然未能痊癒的話,就可能是鼻子結構出現問題。

醫生會為患者的鼻子作掃瞄,看看鼻隔骨有否歪斜、膨脹或瘜肉現象,如果發現鼻子有以上問題的話,就可能要動手術糾正,令鼻內空氣保持流通,減少感染機會。

其實,要杜絕鼻竇炎,除了手術外,最重要還是保持上呼吸道暢通,預防鼻敏感及傷風感冒,鼻子暢通,受感染發炎的機會就會少得多。




參考資料: 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小童晚上睡覺時常鼻塞

 
 
小童鼻塞,可以是鼻敏感,可留意家居環境。



日常應注意,環境衛生,減少致敏原(如塵埃螨)的接觸。床單,被鋪應憑勤換,空調的隔塵網應定時清潔。植物,寵物,毛公仔亦可引起敏感,應盡量避免。



每天用鹽水清洗鼻腔,可減少徵狀。如情況持續,可使用藥物治療,一般鼻敏感藥(抗組織胺劑)都可以控制情況。另外,消炎噴劑亦是很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含有類固醇,但劑量少及吸收量低,很少有副作用。如情況嚴重,應找耳鼻喉醫生檢查。 除了鼻敏感,亦可能是在鼻咽的腺樣體肥大,阻塞鼻腔所致,除了引起鼻塞,可容易導致鼻竇炎,需以外科手術切除。



發現小朋友睡覺時鼻塞,亦要留意有否鼻鼾, 因可能是睡眠窒息的病徵。如忽略了,可導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學業受到影響,甚至影響腦部發展。睡眠窒息的小朋友長大後亦更容易患上高血壓,心臟病等。大部份睡眠窒息的小朋友,經割除扁桃腺及腺樣體後都可痊癒。







參考資料: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