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如何治療打鼻鼾 ?

打鼻鼾成因
 
打鼻鼾是由於睡覺時,患者的肌肉完全放鬆,其舌頭和吊鐘部位會向後墮或咽喉組織過多,而引致空氣不能順利通過,造成氣管阻塞,要用力呼吸才可以通過障礙物,形成鼻鼾。患者通常是過胖,其中以中年男士居多。打鼻鼾是睡眠窒息症的先兆,不容忽視。




射頻手術 - 治療打鼻鼾
 
現今醫學昌明,打鼻鼾已可以透過微創射頻手術治療,耳鼻喉專科醫生會利用射頻以6580度的熱力把阻塞咽喉的軟組織去除。射頻手術會於局部麻醉下進行,過程大約十五分鐘,可減輕打鼻鼾和睡眠窒息症的症狀。微創手術後,大約46個星期後會出現效果,幾個月後效果會越見明顯。手術功效可維持12年,直至軟組織重新生長。
 
 
射頻手術後處理
 
耳鼻喉專科醫生會處方血管收縮素噴劑、消炎藥等藥物,以減輕手術後的不適和發炎機會。每一項手術也有其風險,射頻治療有機會出現流血、發炎和黏膜潰瘍等併發症,出現併發症的機率少於1%

射頻療程過程快捷,只有少量不適,手術後毋需住院,但病狀有復發的可能。
 
 
 
 
 
 
 
資料來源: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免疫系統失調 導致鼻敏感




說起鼻敏感,你鄰座的同事或是你的家中兄弟姐妹,可能已成為「受害者」。因為,本港約有一至三成的成年人患有鼻敏感,而兒童患者更多達四成,此是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



導致鼻敏感的「元兇」是免疫系統失調,鼻敏感由特定的致敏原誘發,鼻膜內的免疫細胞產生過多的IgE抗體以致產生過敏性反應。醫學研究指出,這類過敏性體質,多有遺傳傾向。如果父或母其中一方患有鼻敏感,孩子會有一至兩成的發病風險;如父母同患此病,孩子即有五成至八成機會患病。
 
 
預 防鼻敏感要從日常生活做起,第一,我們要保持身體健康,早睡早起、吸收足夠營養及保持心境愉快。第二,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不少人會因為天氣寒冷而把門窗 關起,防止冷空氣進入室內。其實,這樣反而會令室內空氣不流通,令鼻敏感更容易發作。第三,應做好頸項和口鼻的「保暖措施」,避免直接曝露於冷風中。最 後,我們應保持家居清潔,經常吸塵、更換床單及清洗冷氣機隔塵網等,減少接觸致敏原的機會。


 
 
 
參考資料: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耳咽管功能失調


 




耳咽管是一條連接中耳和鼻咽的管道。功用是調節中耳的壓力,以減低外在壓力改變時引起的耳力問題,甚至耳膜損傷。籍著吞嚥或呵欠時肌肉的運動,耳咽管都會張開,讓空氣進出,以調節中耳的壓力。

常見的情況如乘搭飛機或攀上高山時,雙耳有著塞著的感覺,需要吞嚥數下來調節。

如耳咽管功能失調,中耳壓力便不能調節到與大氣壓相同,影響聲音傳入。病徵包括耳塞,迴音耳朵不適及耳鳴。

耳咽管失調的成因很多,包括鼻敏感,上呼吸道感染,增殖體肥大,壓力和疲倦,荷爾蒙改變,體重顯著下降,藥物影響,如口服避孕藥,鼻咽癌及電療的後遺症,先天性顎裂。簡單的處理方法包括吞口水,打呵欠,或夾著鼻子及緊閉雙唇吹氣。

如情況持續,需要找耳鼻喉醫生作詳細檢查,找出原因,再作處理。








參考資料: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正確認識睡眠衞生

有些人以為「數綿羊」能幫助入睡。事實上,在睡床上「數綿羊」反而提高自己的警覺性因而妨礙睡眠




另有建議睡前喝牛奶或吃香蕉以助入睡,因為這些食品內含有色胺酸,而色胺酸是腦部製做血清素的原材料。理論上血清素能有助穩定情緒及睡眠,但實情是一般體內器官只有一層細胞薄膜,而腦部卻有兩層細胞薄膜,故食物中的色胺酸不能穿透兩層細胞薄膜到達腦部。盲目地在睡前進食牛奶及香蕉等高熱量食物,不能幫助入眠,反而增加肥胖的風險。
別以為睡不著起身看看電視節目,或是來個熱水浴可以幫助入眠,其實這樣反令人更精神。一般來說,在睡床上輾轉反側一會,再度入睡的機會更大。某些失眠人士可考慮改動睡床的擺放位置,或是更換新的床單、枕套,減低睡床與失眠的聯想。保持睡房整潔,減少擺放雜物亦可減低對睡眠的干擾。


參考資料: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耳前漏管




耳前漏管,是先天性的發育不完全,造成一條小管,在耳朵前的表皮形成小洞。七十人中有一人患上。

大部份人並無特別病徵,只是間中有分泌流出。小部份人會發炎,甚至形成膿瘡。若是輕微發炎,只需以口服抗生素控制。如形成膿瘡,需以外科手術放膿及清洗傷口。如要根治,需接受手術。術前先注射顯影藥水於管道內,再把整個漏管切除。






參考資料: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