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鼻敏感人士別用口呼吸 以免傷喉嚨



不少港人都與鼻敏感為伴,天氣轉變情況尤為嚴重。浸會大學早前訪問了875人,發現約六成三受訪者有一種或以上的鼻敏感症狀,發病率高達四成。有運動專家指,鼻敏感人士容易因為運動時呼吸困難而放棄做運動,建議學識正確的運動呼吸法,借運動鍛鍊呼吸肌肉及免疫能力。


香港空氣差、人口密度高惹來塵蟎等,令致敏源無處不在。耳鼻喉專科醫生黃漢威表示,鼻敏感是免疫系統問題,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持續流鼻水、喉嚨乾涸、持續鼻塞等,他透露曾有病人年僅15歲已患鼻敏感逾10年,做劍擊訓練時備受症狀影響,最後要動手術解決呼吸困難問題。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教授劉永松認為,不少鼻敏感患者做運動時呼吸道不暢順,令運動時更辛苦。他解釋,運動時身體需要大量氧份,普遍人習慣做持續性運動時以口 呼吸,幫助身體於短時間內大量吸取氧份。但不經鼻腔過濾、溫暖與濕潤的空氣,污染物也較多,會刺激氣管及喉嚨,有機會使該組肌肉撕裂、甚至出血,故鼻敏感 人士因鼻塞而改用口呼吸,同樣可能令喉嚨受損。


劉補充,運動人士要正確呼吸,可在運動初期盡量使用鼻吸氣、以口鼻一同呼氣,當運動強度增加、需要用口呼吸時,把牙齒合實,令空氣經過口腔時做到過濾效 果,有助保護氣管及喉嚨免被冷空氣刺激。黃漢威提醒,做運動及鼻敏感是相輔相成,只要紓緩鼻塞的呼吸症狀,做運動便更見成效。







參考資料:.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如何治療打鼻鼾 ?

打鼻鼾成因
 
打鼻鼾是由於睡覺時,患者的肌肉完全放鬆,其舌頭和吊鐘部位會向後墮或咽喉組織過多,而引致空氣不能順利通過,造成氣管阻塞,要用力呼吸才可以通過障礙物,形成鼻鼾。患者通常是過胖,其中以中年男士居多。打鼻鼾是睡眠窒息症的先兆,不容忽視。




射頻手術 - 治療打鼻鼾
 
現今醫學昌明,打鼻鼾已可以透過微創射頻手術治療,耳鼻喉專科醫生會利用射頻以6580度的熱力把阻塞咽喉的軟組織去除。射頻手術會於局部麻醉下進行,過程大約十五分鐘,可減輕打鼻鼾和睡眠窒息症的症狀。微創手術後,大約46個星期後會出現效果,幾個月後效果會越見明顯。手術功效可維持12年,直至軟組織重新生長。
 
 
射頻手術後處理
 
耳鼻喉專科醫生會處方血管收縮素噴劑、消炎藥等藥物,以減輕手術後的不適和發炎機會。每一項手術也有其風險,射頻治療有機會出現流血、發炎和黏膜潰瘍等併發症,出現併發症的機率少於1%

射頻療程過程快捷,只有少量不適,手術後毋需住院,但病狀有復發的可能。
 
 
 
 
 
 
 
資料來源: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聲帶息肉 - 聲帶息肉手術



聲帶息肉是常見的聲帶問題。聲帶息肉是因用聲不當 ,如持續大聲嘶叫, 又或是長期 過度用聲,以至 勞損有關。

由於聲帶有了息肉, 聲帶活動及閉合受到阻礙,聲帶的震動頻率 亦會受到影響。病人的聲音會變得低沉, 嚴重的會有聲沙,甚至發聲困難。如果息肉太大會阻塞呼吸道, 甚至造成呼吸困難。


聲帶檢查
聲帶息肉由耳鼻喉醫生作內窺鏡檢查 ,檢測聲帶發聲功能及分辨是普通息肉或是惡性腫瘤。


聲帶息肉手術
聲帶息肉與聲帶結節不同 ,大部份都需要以手術切除。病人需要 接受言語治療, 包括用聲,呼吸方法及調整音調等, 解決發聲問題。如能改善發聲方法,聲沙情況會得到改善。但如果聲音沙啞情況嚴重, 或有呼吸困難,便要進行聲帶息肉手術。手術名為顯微喉鏡, 以全身麻醉形成進行。聲帶息肉手術後需休息一至兩週。跟著便要遵 照言語治療師的發聲方法保護聲帶, 否則, 會有復發可能。





參考資料: http://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工作環境導致過敏-鼻敏感, 鼻敏感治療

 

鼻敏感正名是過敏性鼻炎。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致敏原產生排斥反應。工作環境亦存在很多致敏原,塵螨是常見的其中一種,常依附在地氈,毛質傢俬。要減少接觸過敏原, 減少雜物堆積, 勤換及清洗冷氣隔塵網,有可能的話可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


空氣污染,塵埃是常見的刺激來源。另外,工作環境亦存在很多致敏原,塵螨是常見的其中一種,常依附在地氈,毛質傢俬。公司如採用封閉式空調系統和不易清洗的佈置如地氈,窗簾等,都會令室內佈滿致敏原,導致空氣質素下降。如工作間存在化學物質,更容易引起鼻敏感發作。


要減少接觸過敏原,應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減少雜物堆積,勤換及清洗冷氣隔塵網,有可能的話可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如有需要可能要配戴口罩。






參考資料: http://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