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持續鼻塞多因鼻敏感

 
 
 
近日天氣反覆,一夜之間氣溫可大跌10度,鼻塞個案也大增一半。不少人都以為鼻塞是因為「感冒未清」,其實傷風感冒引起的鼻塞最多只會持續一至兩個星期,鼻涕更會出現黃綠色,患者更可能同時出現流鼻血、多痰等病徵;鼻塞一旦纏繞2-4星期或以上、鼻涕清澈的話,多是因為鼻敏感引起。
 
 

鼻敏感在天氣轉變的時候最易發作,此時亦是鼻塞的高峰期。鼻塞看起來對身體沒有什麼大影響,可是長期鼻塞又不處理的話,不單會影響睡眠質素,更會因氧氣不足出現容易疲累及難以集中精神等問題,更會對上呼吸道造成嚴重影響。要知道,鼻子有過濾空氣污染物、暖化空氣及濕潤空氣的功能,一旦鼻塞,我們便會逼不得已用口呼吸,寒冷的空氣得不到暖化,就會刺激氣管,引發敏感或下呼吸道問題。

另外,未經過鼻子過濾的空氣亦會帶著大量細菌跑進肺部,引發氣管炎和肺炎;長期吸入乾燥的冷空氣亦會令喉嚨疼痛,所謂的「慢性咽喉炎」很多時都是因此引起

 
 
何峯耳鼻喉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鼻竇內視鏡手術 - 鼻竇炎手術



手術目的是把鼻腔及鼻竇內的阻塞清除,促進鼻分泌物的流動及排除。 手術可透過內視鏡治療發炎位置,按情況,耳鼻喉醫生會為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通過內視鏡的監察,在鼻腔內進行手術,故此面上及鼻子外面均不會有傷 口或留下疤痕。 另外,在鼻竇內視鏡手術過程中,亦可即時進行其他手術,包括鼻中隔成型術或鼻息肉切除術。

 鼻竇炎手術後
手術後,患者的鼻腔內會放入敷料,並於一至兩天後由醫生取出。所以患者於手術後頭兩天需要休息。患者會出現鼻子阻塞和不適的感覺,耳鼻喉醫生會處方藥物以 控制不適感。

於手術後初期,患者需每天以生理鹽水清洗鼻腔,以減少感染。患者亦要依時覆診,讓耳鼻喉醫生清潔及護理傷口,確保傷口癒合良好。

內視鏡手術會有可能出現併發症,如出血、發炎等等,而發生併發症的機會不多於1%。






資料來源: http://www.ent-hk.com/sinusitis-surgery.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助聽器



助聽器的功能是將聲音擴大,使失聰者能更容易聽到聲音,增強他們的溝通能力。

助聽器是由收音器,放大器及揚聲器組成。收音器收集聲音,由放大器把聲音音量增強,最後由揚聲器把放大了的聲音傅到耳內。

傳統的助聽器把聲音擴大,只能調校輸出,勝在價錢便宜。數碼編程式助聽器利用電腦調校,在不同場境下設有不同程式,失真較少。全數碼式助聽器以數碼技術處理聲音,備多種功能,唯價錢亦較昂貴。

助聽器比較

助聽器可分為三大類:


   
隱藏於耳道內: 包括全耳內式, 耳道式及耳內式,小巧精美,不易為旁人察覺。但因體積細小,亦較難操控,並容易被汗水弄壞,不適用於嚴重失聰人士。
   
耳背式是最常見的助聽器,適用於不同失聽程度,放大功率較強,但仍存在著迴音的問題。
   
袋裝式的助聽器放大功率最強,迴輸的情況最少。雖然體積較大,但方便老人家操控。唯一問題是放於衣袋中,容易與衣服磨擦,產生雜聲。

助聽器必須由認可資格的聽力學家驗配。除了檢查聽力,根據失聽者的喜好及需要選擇適用的助聽器,還要製作耳膜及調校放大的模式。在配戴初期亦要前往聽力中心跟進,再作進一步調校。

失聽者常常抗拒助聽器,最大原因是不願給別人看到。其實很多助聽器都十分細小,不易被人察覺。長者可能需要配戴耳背式或袋裝式的助聽器,但配戴了,聽力及溝通得以改善,經解釋後很多長者都欣然接受。

在配戴初期,很多人士都有著噪音的困擾。科技進步,數碼化的助聽器可減少不少噪音。另外,聽力學家亦可調較助聽器,減少噪音。

另一個配戴耳機的問題是迴音。要減少迴音,先檢查是否正確戴上耳模及耳機,耳模是否合適,不要將放大功率較至最強,或由聽力學家改良耳膜或重新調較耳機。配戴助聽器必須要時間適應及調整。

助聽器公司, 助聽器電池
市面上有許多不同公司提供助聽器。由於鋅氣電池的電容量大,而且電壓穩定的關係,助聽器大多使用鋅氣製造的專用電池。




參考資料: http://www.ent-hk.com/hearing-aid.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流鼻血, 鼻水, 鼻涕與鼻塞



流鼻血的成因有很多,如鼻中隔骨彎曲,天氣乾燥,創傷,或挖鼻亦可以。但在香港,成人流鼻血最擔心的是鼻咽癌。除了鼻血,會有鼻塞,頸部淋巴漲大,及聽力減退等情況出現


除此之外,一些全身性的疾病, 如高血壓,血友病,白血病,亦可引起鼻血。另外,一些藥物,如薄血丸,亦會引起容易流鼻血。流鼻血是一個令人警惕的病徵,應盡快找耳鼻喉科醫生檢查。


鼻塞與鼻痕, 都是鼻敏感的徵象。

日常應注意,環境衛生,減少致敏原(如塵埃螨)的接觸。床單,被鋪應憑勤換,空調的隔塵網應定時清潔。植物,寵物,毛公仔亦可引起敏感,應盡量避免。

每天用鹽水清洗鼻腔,可減少徵狀。


如情況持續,可使用藥物治療,一般鼻敏感藥(抗組織胺劑)都可以控制情況。另外,消炎噴劑亦是很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含有類固醇,但劑量少及吸收量低,很少有副作用。另外,一些含偽麻黃素的噴劑,雖然通鼻能力很好,但只能作短期的治療,一般不能使用超過一星期,否則會有後遺症。


現時,一些微創技術,如射頻術,在診所內以局部麻醉進行,亦可有效治療鼻塞。如鼻塞嚴重,有可能需要外科手術,包括鼻中隔成形術及下鼻甲切除術,把鼻塞徹底治療。





參考資料: http://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