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耳咽管功能失調


 



耳咽管是一條連接中耳和鼻咽的管道。功用是調節中耳的壓力,以減低外在壓力改變時引起的耳力問題,甚至耳膜損傷。籍著吞嚥或呵欠時肌肉的運動,耳咽管都會張開,讓空氣進出,以調節中耳的壓力。




常見的情況如乘搭飛機或攀上高山時,雙耳有著塞著的感覺,需要吞嚥數下來調節。



如耳咽管功能失調,中耳壓力便不能調節到與大氣壓相同,影響聲音傳入。病徵包括耳塞,迴音耳朵不適及耳鳴。



耳咽管失調的成因很多,包括鼻敏感,上呼吸道感染,增殖體肥大,壓力和疲倦,荷爾蒙改變,體重顯著下降,藥物影響,如口服避孕藥,鼻咽癌及電療的後遺症,先天性顎裂。簡單的處理方法包括吞口水,打呵欠,或夾著鼻子及緊閉雙唇吹氣。


如情況持續,需要找耳鼻喉醫生作詳細檢查,找出原因,再作處理。








參考資料: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針炙、按摩可治療鼻敏感 ?



有些病人擔心鼻敏感藥會令人嗜睡,影響工作和學習,於是自行購買一些「無睡意」的收鼻水藥物。這些藥物成份不明,短暫可能真的有收鼻水效果,可是長期服用,很可能有嚴重副用作用。其實現在有一些不會令人昏昏欲睡的鼻敏感藥,由於屬於處方藥,病人需向耳鼻喉科醫生查詢。


亦有一些病人會選擇利用針炙、按摩等方法來治療鼻敏感。其實這些療法只是暫時控制神經感覺,減緩鼻子的敏感反應,停止療程不久就會翻發。長期使用的話,鼻膜就會因為發炎一直損壞,甚至會削弱低抗力。


一些鼻敏感病人即使常常運動仍不停傷風感冒,就是因為鼻敏感處理得不好,惡化成慢性鼻炎,令鼻膜細胞受損,對抗病毒的能力轉弱,於是極易感染病菌。


要控制鼻敏感,就要從環境控制及藥物兩方面著手。病人日常要保持家居清潔,減少塵蟎及霉菌等致敏原,一旦有嚴重徵狀就求醫,只要在鼻敏感初期控制得好,日後即使轉季敏感反應也不會太大。

何峯 耳鼻喉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www.singtao.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切勿「自療」鼻敏感




鼻敏感雖不是致命疾病,可是發作時引來的流鼻水、鼻子癢等問題卻是非常煩人,不少鼻敏感病人卻諱疾忌醫,自行購買成藥或利用針炙、按摩來「自療」。其實,這些「自療」方法只能暫時消除病徵。


根本沒有徹底根治鼻敏感帶來的炎症,長期使用,甚至會惡化成鼻膜炎,最終要動手術治療。

一些聲稱可以通鼻塞的噴鼻劑是鼻敏感患者最常使用的成藥。這些噴鼻劑只是利用藥物強力收縮鼻膜及血管,並沒有真正解決鼻敏感引致的發炎問題。

長期使用,鼻塞問題不單會反彈,更會演變成慢性鼻炎。其實,對於這個情況,耳鼻喉科醫生會向病人處方一些含輕量類固醇的噴鼻劑,病人只需連續噴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痊癒。

現在含類固醇的藥物十分安全,被身體吸收的份量極微,不會影響身體功能。

另外,有些病人擔心鼻敏感藥會令人嗜睡,影響工作和學習,於是自行購買一些「無睡意」的收鼻水藥物。這些藥物成份不明,短暫可能真的有收鼻水效果,可是長期服用,很可能有嚴重副用作用。

其實現在有一些不會令人昏昏欲睡的鼻敏感藥,由於屬於處方藥,病人需向耳鼻喉科醫生查詢。

何峯 耳鼻喉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singtao.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如何治療打鼻鼾 ?

打鼻鼾成因

打鼻鼾是由於睡覺時,患者的肌肉完全放鬆,其舌頭和吊鐘部位會向後墮或咽喉組織過多,而引致空氣不能順利通過,造成氣管阻塞,要用力呼吸才可以通過障礙物,形成鼻鼾。患者通常是過胖,其中以中年男士居多。打鼻鼾是睡眠窒息症的先兆,不容忽視。




射頻手術 - 治療打鼻鼾

現今醫學昌明,打鼻鼾已可以透過微創射頻手術治療,耳鼻喉專科醫生會利用射頻以65至80度的熱力把阻塞咽喉的軟組織去除。射頻手術會於局部麻醉下進行,過程大約十五分鐘,可減輕打鼻鼾和睡眠窒息症的症狀。微創手術後,大約4至6個星期後會出現效果,幾個月後效果會越見明顯。手術功效可維持1至2年,直至軟組織重新生長。

 
 
射頻手術後處理

耳鼻喉專科醫生會處方血管收縮素噴劑、消炎藥等藥物,以減輕手術後的不適和發炎機會。每一項手術也有其風險,射頻治療有機會出現流血、發炎和黏膜潰瘍等併發症,出現併發症的機率少於1%。

射頻療程過程快捷,只有少量不適,手術後毋需住院,但病狀有復發的可能。
 
 
 
 
 
 
 
 

資料來源: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