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外耳炎




外耳道是由耳廓到耳膜的通道,當受到細菌感染, 便會引起外耳炎。

 
外耳炎成因
 
1. 時近夏季,游水時海水或泳池水容易流入外耳道, 造成潮濕,引致發炎。
2. 部份人士感到耳部痕癢或想清除耳垢時, 會用棉花棒或耳挖放入耳道,容易造成損傷, 引致發炎。
3. 濫用消炎耳藥水會導致外耳道中的益菌死亡,造成真菌性外耳炎。
4. 病人抵抗力弱, 如糖尿病,亦容易患上外耳炎。
5. 過敏性皮膚炎亦可引致過敏性外耳炎。

 
外耳炎治療
 
治療外耳炎, 要保持外耳道乾爽, 避免於不潔的水中游泳,減少蒸氣浴。在使用染髮劑及護髮用品時, 保持外耳道清潔。避免使用棉花棒放入耳道。大部份外耳炎只需要按耳鼻喉醫生指示使用抗生素藥水治理,如是真菌性耳炎 ,則要使用抗真菌耳藥水。

若發現外耳炎不能根治或不斷復發, 須找耳鼻喉醫生檢查, 找出外耳炎病因,才能有效治療。



參考資料: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鼻敏感發點算好 ?



說起鼻敏感,你鄰座的同事或是你的家中兄弟姐妹,可能已成為「受害者」。因為,本港約有一至三成的成年人患有鼻敏感,而兒童患者更多達四成,此是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

 
導致鼻敏感的「元兇」是免疫系統失調,鼻敏感由特定的致敏原誘發,鼻膜內的免疫細胞產生過多的IgE抗體以致產生過敏性反應。醫學研究指出,這類過敏性體質,多有遺傳傾向。如果父或母其中一方患有鼻敏感,孩子會有一至兩成的發病風險;如父母同患此病,孩子即有五成至八成機會患病。

預防鼻敏感要從日常生活做起,第一,我們要保持身體健康,早睡早起、吸收足夠營養及保持心境愉快。第二,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不少人會因為天氣寒冷而把門窗關起,防止冷空氣進入室內。其實,這樣反而會令室內空氣不流通,令鼻敏感更容易發作。第三,應做好頸項和口鼻的「保暖措施」,避免直接曝露於冷風中。最後,我們應保持家居清潔,經常吸塵、更換床單及清洗冷氣機隔塵網等,減少接觸致敏原的機會。





參考資料: www.singtao.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暈車浪點算好 ?




乘車時感到頭暈,甚至嘔吐,是「暈車浪」。

暈車浪是乘坐交通工具時,身體接收到不同的訊息,引起衝突所致。如乘坐汽車時,身體關節收到的訊息是靜止的,如眼睛也在看書時,收到的信息亦是靜止的,然而,內耳的平衡器卻感應到汽車的移動。不同的訊息引起大腦的混亂,造成暈車浪的不適及嘔吐。

要減少暈車浪,在車上可多看遠景,使大腦可接收到身體在前行的訊息。如在許可情況下,可多安排中途休息。多乘坐交通工具亦可使身體更適應此情況,有助減少暈車浪。

如情況嚴重,可考慮於長棄旅程時服用止暈藥,但需要在出發前一段時間服用。




 
 
參考資料: http://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