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如何治療打鼻鼾 ?

打鼻鼾成因
打鼻鼾是由於睡覺時,患者的肌肉完全放鬆,其舌頭和吊鐘部位會向後墮或咽喉組織過多,而引致空氣不能順利通過,造成氣管阻塞,要用力呼吸才可以通過障礙物,形成鼻鼾。患者通常是過胖,其中以中年男士居多。打鼻鼾是睡眠窒息症的先兆,不容忽視。
 


射頻手術 - 治療打鼻鼾

現今醫學昌明,打鼻鼾已可以透過微創射頻手術治療,耳鼻喉專科醫生會利用射頻以65至80度的熱力把阻塞咽喉的軟組織去除。射頻手術會於局部麻醉下進行,過程大約十五分鐘,可減輕打鼻鼾和睡眠窒息症的症狀。微創手術後,大約4至6個星期後會出現效果,幾個月後效果會越見明顯。手術功效可維持1至2年,直至軟組織重新生長。



射頻手術後處理

耳鼻喉專科醫生會處方血管收縮素噴劑、消炎藥等藥物,以減輕手術後的不適和發炎機會。每一項手術也有其風險,射頻治療有機會出現流血、發炎和黏膜潰瘍等併發症,出現併發症的機率少於1%。

射頻療程過程快捷,只有少量不適,手術後毋需住院,但病狀有復發的可能。

 
 
 
 
 
 

 


 














資料來源: www.ent-hk.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2年7月20日 星期三

提防鼻咽癌

 



頸部出現腫脹,隨時是鼻咽癌的先兆。早前一名約40多歲的女子因發現頸部腫脹求醫,惟經過多次細胞穿刺及抽血,甚至曾對鼻咽進行內窺鏡檢查後,始終未能發現成因。後經磁力共振才發現,原來她的鼻咽深層隠藏著一個腫瘤,未有向鼻咽黏膜方向生長。

鼻咽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也是50歲以下人士最常患的癌症,是鼻咽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每年約有一千人罹患此症,男士的患病率比女性高兩至三倍,而香港及南中國的鼻咽癌病人數目亦比世界其他地區高。本港大部份鼻咽癌患者確診時,其鼻咽癌期數多數都達到第三期(40.1%)及第四期(31.4%),病情發展已屬較晚期,是本地男士第9號癌症殺手。主要原因是鼻咽癌的早期病徵並不明顯。

早期病徵

- 鼻涕、口水間中有血絲


- 單邊聽力下降或耳鳴


- 頸部出現不痛的腫塊


晚期病徵:


- 視覺有重影


- 聲沙


- 說話含糊不清


- 吞嚥困難


鼻咽癌初期征狀並不明顯,尤其是患有慢性鼻炎或鼻竇炎者,容易被患者及醫生所忽,故應及早接受全面的檢查。越能及早發現及醫治鼻咽癌,痊愈的機會越高,如癌腫瘤變得太大,或者擴散至肺部、肝臟及骨骼,治癒的可能性就小得多。檢查方法包括量度EB病毒抗體(抽取血液樣本來量度血清中的EB病毒抗體)、磁力共振/電腦掃描(透視鼻咽及附近組織﹔前者以微創技術造出更精確的影像)、內窺鏡檢查(利用窺鏡或光導纖維鏡來檢查鼻咽,抽取有懷疑的組織進行化驗)。

市面上已有專業醫療中心提供檢測和診斷服務,如直系親屬曾患有鼻咽癌,應定期接受普查,以策安全。有任何疑問,一定要先向家庭醫生查詢。


參考資料: https://www.greatdoctor.com.hk/news/tifangbiyanai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