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耳朵發炎 - 症狀、治療

 外耳道是由耳廓到耳膜的通道,當受到細菌感染, 便會引起外耳炎。



耳朵發炎症狀

1. 時近夏季,游水時海水或泳池水容易流入外耳道, 造成潮濕,引致發炎。

2. 部份人士感到耳部痕癢或想清除耳垢時, 會用棉花棒或耳挖放入耳道,容易造成損傷, 引致耳朵發炎。

3. 濫用耳朵發炎藥水會導致外耳道中的益菌死亡,造成真菌性外耳炎。

4. 病人抵抗力弱, 如糖尿病,亦容易患上外耳炎。

5. 過敏性皮膚炎亦可引致過敏性外耳炎。

耳朵發炎治療

治療耳朵發炎, 要保持外耳道乾爽, 避免於不潔的水中游泳,減少蒸氣浴。

在使用染髮劑及護髮用品時, 保持外耳道清潔。避免使用棉花棒放入耳道。

大部份外耳炎只需要按耳鼻喉醫生指示使用抗生素藥水治理,如是真菌性耳炎 ,則要使用抗真菌耳藥水。


若發現耳朵發炎不能根治或不斷復發, 須找耳鼻喉醫生檢查, 找出外耳炎病因,才能有效治療。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小童晚上睡覺時常鼻塞


 

小童鼻塞,可以是鼻敏感,可留意家居環境。

日常應注意,環境衛生,減少致敏原(如塵埃螨)的接觸。床單,被鋪應憑勤換,空調的隔塵網應定時清潔。植物,寵物,毛公仔亦可引起敏感,應盡量避免。

每天用鹽水清洗鼻腔,可減少徵狀。如情況持續,可使用藥物治療,一般鼻敏感藥(抗組織胺劑)都可以控制情況。如情況嚴重,應找耳鼻喉醫生檢查。

除了鼻敏感,亦可能是在鼻咽的腺樣體肥大,阻塞鼻腔所致,除了引起鼻塞,可容易導致鼻鼾及鼻竇炎, 如有需要可能需要以外科手術切除。

發現小朋友睡覺時鼻塞,亦要留意有否鼻鼾, 因可能是睡眠窒息的病徵。如忽略了,可導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學業受到影響,甚至影響腦部發展。睡眠窒息的小朋友長大後亦更容易患上高血壓,心臟病等。大部份睡眠窒息的小朋友,經割除扁桃腺及腺樣體後都可改善。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children-nose-block.html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鼻竇炎手術 – 過程,手術後

手術目的是把鼻腔及鼻竇內的阻塞清除,促進鼻分泌物的流動及排除。 手術可透過內視鏡治療發炎位置,按情況,耳鼻喉醫生會為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通過內視鏡的監察,在鼻腔內進行手術,故此面上及鼻子外面均不會有傷口或留下疤痕。


另外,在鼻竇內視鏡手術過程中,亦可即時進行其他手術,包括鼻中隔成型術或鼻息肉切除術。


鼻竇炎手術後


手術後,患者的鼻腔內會放入敷料,並於一至兩天後由醫生取出。所以患者於手術後頭兩天需要休息。患者會出現鼻子阻塞和不適的感覺,耳鼻喉醫生會處方藥物以控制不適感。於手術後初期,患者需每天以生理鹽水清洗鼻腔,以減少感染。患者亦要依時覆診,讓耳鼻喉醫生清潔及護理傷口,確保傷口癒合良好。

內視鏡手術會有可能出現併發症,如出血、發炎等。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耳鳴 - 頭暈、原因、治療

 耳鳴是在沒有外來聲音刺激下而有聲音的感覺。耳鳴可分為『自覺性』及『他覺性』兩種。他覺性耳鳴代表旁人亦可以聽到患者聽到的聲音。成因包括頸動脈陝窄、耳咽管肌肉失調、牙骹退化等。。而自覺性耳鳴是只有患者才感到聲音的存在,通常由內耳及聽覺神經產生。


偶然出現並只維持數秒的耳鳴或是在極寧靜環境下出現的耳鳴,都是正常現象,不用過分擔心。若果耳鳴持續,或者有其他聽力病徵,便需要檢查治理。 耳鳴的聲調各有不同,包括蟬叫聲,風聲或機器聲,但如果耳鳴帶有脈搏跳動,便需加倍留心。


耳鳴治療方法


耳鳴如因弱聽引致,助聽器既可加強聽力,同時亦可減少耳鳴。耳鳴在寧靜環境會更為顯著,低音量的寛頻聲音如(收音機聲音或海浪聲)可有效減低耳鳴。焦慮和不安加大耳鳴的反應,處之泰然,加上適當的心輔導可有助減少情緒反應,。部份患者服用維他命補充劑或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都可有效控制病情。











2023年8月1日 星期二

喉嚨發炎, 扁桃腺炎

「喉嚨」指的是「咽喉腔」,張開嘴巴看到的是「咽部」,「咽部」往下就是「喉部」,而扁桃腺是位於咽部兩側的淋巴組織,負責抵抗病菌侵襲,扁桃腺自出生後逐漸增大,直到四歲時最大,其後它的體積逐漸減少,其功能亦會被其他淋巴組織取代。


喉嚨發炎即咽喉炎,意指整個咽部及喉部出現發炎跡象,如果扁桃腺發炎特別嚴重及有化膿時,便是扁桃腺炎。


扁桃腺炎及咽喉炎的病徵十分相似,扁桃腺炎較偏在喉嚨兩旁,而咽喉炎刖主要在正中位置。


有時扁桃腺炎會變得嚴重,扁桃腺會腫大及阻礙呼吸; 如扁桃腺炎併發化膿性感染,可引致側咽部或後咽部膿腫、吞嚥困難、流口水、呼吸困難,甚至有致命危險。


另外,鏈球菌扁桃腺炎則有可能造成「腥紅熱」,風濕熱或腎小球炎。


扁桃腺發炎治療


治療扁桃腺炎,醫生會因應需要處方抗生素。

如患者急性扁桃腺炎發作頻密,或曾有膿腫,又或是扁桃腺大得阻礙呼吸或引起鼻鼾,便應做手術把扁桃腺切除。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sore-throat.html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打鼻鼾成因-兒童睡眠窒息症

打鼻鼾成因

打鼻鼾是由於睡覺時,患者的肌肉完全放鬆,其舌頭和吊鐘部位會向後墮或咽喉組織過多,而引致空氣不能順利通過,造成氣管阻塞,要用力呼吸才可以通過障礙物,形成鼻鼾。患者通常是過胖,其中以中年男士居多。打鼻鼾是睡眠窒息症的先兆,不容忽視。

射頻手術 - 鼻鼾治療

現今醫學昌明,打鼻鼾已可以透過微創射頻手術治療,耳鼻喉醫生會利用射頻以65至80度的熱力把阻塞咽喉的軟組織去除。射頻手術會於局部麻醉下進行,過程大約十五分鐘,可減輕打鼻鼾和睡眠窒息症的症狀。微創手術後,大約4至6個星期後會出現效果,幾個月後效果會越見明顯。手術功效可維持1至2年,直至軟組織重新生長。

射頻手術後處理

醫生會處方血管收縮素噴劑、消炎藥等藥物,以減輕手術後的不適和發炎機會。每一項手術也有其風險,射頻治療有機會出現流血、發炎和黏膜潰瘍等併發症。

射頻療程過程快捷,只有少量不適,手術後毋需住院,但病狀有復發的可能。


兒童亦會有鼻鼾

睡眠時,上呼吸道組織放鬆和收窄,呼吸時引起震動,做成鼻鼾。兒童上呼吸道阻塞越嚴重,震動越大,兒童鼻鼾聲亦越大。當呼吸道完全阻塞時,鼻鼾及呼吸都會停止。


根據國際標準,兒童每小時有一次停止呼吸達十秒,即為兒童睡眠窒息症。本港約一成兒童睡眠時會打鼻鼾。約有百分之五的兒童患有睡眠窒息症。大部份兒童睡眠窒息症成因是肥胖,扁桃腺體及增殖體肥大。


患有睡眠窒息的兒童,日間易打瞌睡,反應遲鈍,亦有兒童會過度活躍,有行為問題,更可能影響兒童智力發展。另外,亦會有生長緩慢及發育延緩的問題。患有兒童睡眠窒息症,成長後會有較高機會患上高血壓。


治療兒童鼻鼾 / 兒童睡眠窒息症 方法是減輕體重。另外,兒童如有扁桃腺及增殖體肥大,經手術割除後,病情大部份都可以得到控制。


教育視頻,請點擊這裡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snoring-kids.html

https://www.ent-hk.com/snoring.html

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助聽器

助聽器的功能是將聲音擴大,使失聰者能更容易聽到聲音,增強他們的溝通能力。


助聽器是由收音器,放大器及揚聲器組成。收音器收集聲音,由放大器把聲音音量增強,最後由揚聲器把放大了的聲音傅到耳內


傳統的助聽器把聲音擴大,只能調校輸出,勝在價錢便宜。數碼編程式助聽器利用電腦調校,在不同場境下設有不同程式,失真較少。全數碼式助聽器以數碼技術處理聲音,備多種功能,唯價錢亦較昂貴


助聽器比較

助聽器可分為三大類:


隱藏於耳道內: 包括全耳內式, 耳道式及耳內式,小巧精美,不易為旁人察覺。但因體積細小,亦較難操控,並容易被汗水弄壞,不適用於嚴重失聰人士。

耳背式是最常見的助聽器,適用於不同失聽程度,放大功率較強,但仍存在著迴音的問題。

袋裝式的助聽器放大功率最強,迴輸的情況最少。雖然體積較大,但方便老人家操控。唯一問題是放於衣袋中,容易與衣服磨擦,產生雜聲。

助聽器必須由認可資格的聽力學家驗配。除了檢查聽力,根據失聽者的喜好及需要選擇適用的助聽器,還要製作耳膜及調校放大的模式。在配戴初期亦要前往聽力中心跟進,再作進一步調校。


失聽者常常抗拒助聽器,最大原因是不願給別人看到。其實很多助聽器都十分細小,不易被人察覺。長者可能需要配戴耳背式或袋裝式的助聽器,但配戴了,聽力及溝通得以改善,經解釋後很多長者都欣然接受。


在配戴初期,很多人士都有著噪音的困擾。科技進步,數碼化的助聽器可減少不少噪音。另外,聽力學家亦可調較助聽器,減少噪音。


另一個配戴耳機的問題是迴音。要減少迴音,先檢查是否正確戴上耳模及耳機,耳模是否合適,不要將放大功率較至最強,或由聽力學家改良耳膜或重新調較耳機。配戴助聽器必須要時間適應及調整。


助聽器公司, 助聽器電池

市面上有許多不同公司提供助聽器。由於鋅氣電池的電容量大,而且電壓穩定的關係,助聽器大多使用鋅氣製造的專用電池。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hearing-aid.html

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腮腺發大

 口水腺是分泌唾液的腺體。主要的口水腺有三對,分別是腮腺,頜下腺及舌下腺。 腮腺發大有很多原因,包括:

  1. 炎症性腫大

    急性炎症包括流行性腮腺炎(即生炸腮),急性化膿性腮腺炎,又或是腮腺淋巴發炎。亦可以是慢性炎症,如結核性腮腺炎。

  2. 腮腺管結石

    結石可導致腮腺管阻塞,導致腮腺發大甚至發炎。

  3. 腮腺腫瘤

    腫瘤可分為良性及惡性。良性腫瘤包括多形腺瘤,腺淋巴瘤或肌上皮瘤;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腮腺癌及轉移癌。口水腺腫瘤的發生率佔頭頸腫瘤的3%,而腮腺腫瘤佔口水腺腫瘤的80─85%。大多數的腮腺腫瘤以良性的多形腺瘤居多,生長緩慢,病程可長達數年或十數年。另外一些瘤樣病變如第一腮裂囊腫,亦可導致腮腺脹大。

  4. 其他

    部份藥物亦可導致腮腺脤大。另外,一些免疫性疾病,如舍格倫綜合症,亦可導致腮腺肥大。 腮腺肥大,會影響臉部外觀,嚴重的如影響吞嚥,甚至呼吸。如屬急性炎症,會有發熱,疼痛甚至發燒等病徵。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parotid.html

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耳咽管功能失調

 耳咽管是一條連接中耳和鼻咽的管道。功用是調節中耳的壓力,以減低外在壓力改變時引起的耳力問題,甚至耳膜損傷。籍著吞嚥或呵欠時肌肉的運動,耳咽管都會張開,讓空氣進出,以調節中耳的壓力。常見的情況如乘搭飛機或攀上高山時,雙耳有著塞著的感覺,需要吞嚥數下來調節。

如耳咽管功能失調,中耳壓力便不能調節到與大氣壓相同,影響聲音傳入。病徵包括耳塞,迴音耳朵不適及耳鳴。

耳咽管失調的成因很多,包括鼻敏感,上呼吸道感染,增殖體肥大,壓力和疲倦,荷爾蒙改變,體重顯著下降,藥物影響,如口服避孕藥,鼻咽癌及電療的後遺症,先天性顎裂。簡單的處理方法包括吞口水,打呵欠,或夾著鼻子及緊閉雙唇吹氣。

如情況持續,需要找耳鼻喉醫生作詳細檢查,找出原因,再作處理。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ear-disorders.html

2023年4月17日 星期一

聲帶息肉

 聲帶息肉是常見的聲帶問題。聲帶息肉是因用聲不當 ,如持續大聲嘶叫, 又或是長期 過度用聲,以至 勞損有關。

由於聲帶有了息肉, 聲帶活動及閉合受到阻礙,聲帶的震動頻率 亦會受到影響。病人的聲音會變得低沉, 嚴重的會有聲沙,甚至發聲困難。如果息肉太大會阻塞呼吸道, 甚至造成呼吸困難。

聲帶檢查

聲帶息肉由耳鼻喉醫生作內窺鏡檢查 ,檢測聲帶發聲功能及分辨是普通息肉或是惡性腫瘤。

聲帶息肉手術

聲帶息肉與聲帶結節不同 ,大部份都需要以手術切除。病人需要 接受言語治療, 包括用聲,呼吸方法及調整音調等, 解決發聲問題。如能改善發聲方法,聲沙情況會得到改善。但如果聲音沙啞情況嚴重, 或有呼吸困難,便要進行聲帶息肉手術。手術名為顯微喉鏡, 以全身麻醉形成進行。聲帶息肉手術後需休息一至兩週。跟著便要遵 照言語治療師的發聲方法保護聲帶, 否則, 會有復發可能。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vocal-cord.html

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逆生性乳頭瘤

 逆生性乳頭瘤是鼻竇常見的良性腫瘤,通常是單側。它的成因未明,估計與人類乳頭瘤病毒有關。雖然是良性,但有演變成惡性(癌症)的機會,切不可掉以輕心。它的外表跟鼻息肉相似,但較易流血。逆生性乳頭瘤病徵包括鼻塞及流鼻血。

治療方法是以鼻內視鏡手術切除,如需要可能要以傳統的手術(外鼻切開術, Lateral Rhinotomy) 切除。

逆生性乳頭瘤復發機會高,更會有擴展的機會,必須盡早處理。手術後亦要定期檢查觀察,若發現復發,便儘早處理。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sinus.html

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耳鳴

 耳鳴是在沒有外來聲音刺激下而有聲音的感覺。耳鳴可分為『自覺性』及『他覺性』兩種。他覺性耳鳴代表旁人亦可以聽到患者聽到的聲音。成因包括頸動脈陝窄、耳咽管肌肉失調、牙骹退化等。。而自覺性耳鳴是只有患者才感到聲音的存在,通常由內耳及聽覺神經產生。

偶然出現並只維持數秒的耳鳴或是在極寧靜環境下出現的耳鳴,都是正常現象,不用過分擔心。若果耳鳴持續,或者有其他聽力病徵,便需要檢查治理。 耳鳴的聲調各有不同,包括蟬叫聲,風聲或機器聲,但如果耳鳴帶有脈搏跳動,便需加倍留心。

耳鳴治療方法

耳鳴如因弱聽引致,助聽器既可加強聽力,同時亦可減少耳鳴。耳鳴在寧靜環境會更為顯著,低音量的寛頻聲音如(收音機聲音或海浪聲)可有效減低耳鳴。焦慮和不安加大耳鳴的反應,處之泰然,加上適當的心輔導可有助減少情緒反應,。部份患者服用維他命補充劑或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都可有效控制病情。

耳鳴檢查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tinnitus.html

2023年1月19日 星期四

鼻敏感, 鼻敏感治療工作環境導致過敏

 鼻敏感正名是過敏性鼻炎。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致敏原產生排斥反應。

空氣污染,塵埃是常見的刺激來源。另外,工作環境亦存在很多致敏原,塵螨是常見的其中一種,常依附在地氈,毛質傢俬。公司如採用封閉式空調系統和不易清洗的佈置如地氈,窗簾等,都會令室內佈滿致敏原,導致空氣質素下降。如工作間存在化學物質,更容易引起鼻敏感發作。

要減少接觸過敏原,應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減少雜物堆積,勤換及清洗冷氣隔塵網,有可能的話可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如有需要可能要配戴口罩。


參考資料https://www.ent-hk.com/allergic-rhinitis.html